大鹅发展现状
(一)“北养南销”的市场驱动了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养鹅国内对鹅肉需求的最大市场在南方,广东省素有“无鹅不成席”之说。南方有12个省市的人喜食鹅肉,其人口总计有5.9亿人,假定每人每年吃1只鹅,则需近6亿只,而南方12个省市年出栏商品鹅不足3亿只,尚有3亿只市场缺口。近10年,东北三省农民开始规模养鹅,出现了北养南销的格局。养在东北,销在南方,农民多养也不用担心销售市场。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养鹅。近10年间,东北养鹅从未出现像“卖鸡难”、“卖猪难”的困境,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04年东北三省年出栏商品鹅1.14亿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19%。
(二) 鹅业龙头企业牵拉东北养鹅迅速发展 5年以前,东北三省每年出栏的商品鹅100%以白条鹅的方式出售给南方各省。受市场经济的熏陶和启发,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东北企业家将投资转向了鹅的产业,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公司饲养种鹅,然后将鹅雏出售给农户,农户养大后公司再回收、屠宰、加工、销售,形成了养、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及时回收商品鹅,保证农民有稳定的利润,农民放心的养,上规模的养,所以东北三省养鹅得到迅速发展。
(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促进了鹅业发展
东北三省地处东经118°53′至133°11′,北纬38°43′至43°25′,总面积为7
900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
665.6万hm2,草原1
197.9万hm2,河流1
000余条,总人口1.06亿。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例如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均占有耕地量分别为全国第一和第二。吉林省人均占有粮食全国第一,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全国第一,东北三省每年粮食总产701亿kg。辽宁、吉林两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属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日气温超过25
℃的只有2~3个月。丰富的饲料、饲草、水资源和地理气候优势都非常适合发展养鹅,肉鹅和肥肝鹅可常年生产,鹅羽绒含绒率高,羽绒品质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东北三省养鹅95%都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法,过了育雏期后,主要靠放牧或种植牧草养鹅,适当补饲,可降低饲养成本30%~50%。这些天然优势降低了饲养成本,从而促进了农民大力养鹅。
(四)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发展趋势
由于东北三省土地面积大,草原及荒山荒坡多,可采用放牧养鹅或种草养鹅,降低了饲料成本,市场又好,所以养鹅户由年出栏几十只逐渐向年出栏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方向发展。目前年出栏2
000只以上的占0.5%,年出栏1
000~2
000只的农户占3%,年出栏500~999只的农户占8%,年出栏200~499只的占50%。规模养殖的发展,促进养鹅科学技的普及,提高了产品的规模和质量,稳定提高了农民养鹅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了东北三省养鹅业的大发展。